曾昭旭,一九四三年生,廣東省大埔縣人。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、碩士、博士。曾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所長、中央大學中文系主任。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。著有《且聽一首樵歌》、《性情與文化》、《情與理之間》、《借問成功真何價?》、《試開天眼看人生》、《不要相信愛情》、《解情書》、《我的美感體驗》等三十多部著作。


    「我有個理想,希望通常被當成風花雪月的兩性關係,能夠納入生命哲學的研究領域中。這是一種實踐學問,應該先正視為重要的課題,接著反省思考,面對自己錯誤的觀念後,在身上化除、扭轉。經過漫長的實踐過程立下基礎,才能轉換成理論。『愛情學』,並非修幾個學分就能得到的,而是人面對自己生命的盲點、黑暗和成見,一一突破後的心得。現在,才剛起步呢!」

    出生在上個世紀裡中國最混亂的時代,隨著母親逃難到香港的時候,曾昭旭老師只有七歲。因為戰亂而失學的他,並未就此荒廢學習,反倒在母親的要求下每天寫出一張大紙的字和一篇日記,並大量地閱讀章回小說。置身在語文情境中的他,不知不覺培養出語感和表達能力,想像力也藉由寫日記得到了充分的發揮。曾老師說,自己的國文能力,正是在這失學的一年半中培養出來的。 

    來到臺灣後,曾老師在建國中學的資優班就讀,對各項學科都有興趣的他在考大學時,選擇了師大數學系。然而在當時國內數學系無法提供深造機會的情況下,他考慮了出國之於家中環境的不允許,決定避免走這條坎坷的路,並決定轉往國文系發展。在此,老師特別強調:「在坎坷來時,我們不應逃避;但沒有必要刻意選擇坎坷的路走。」

    接受過一年的數學系洗禮,轉讀國文系的他非但沒有格格不入,反而能善加運用在理工教育下訓練出的邏輯思維,來面對中國傳統的義理學問。這也使得他在治學時能夠保持著清晰的分析力。他說:「人生走的路,沒有白費。」

    大學畢業,進入研究所後,曾老師還一面兼職打工。學生、教師、編輯及電台廣播員,這些身分交疊在一起,讓他笑稱自己是個「多職人」。但他說,這些工作都沒有佔據自己太多時間,他花費最多時間所做的事情,竟是「跟人聊天」。聽起來似乎和學術研究沒有太大關係,可是卻符合了生命哲學中最重要的「生活瑣事和人際交往的實踐」。他認為投身在現實中,認真地體驗生活,才能掌握住生命的源頭並通往各種領域,成為所謂的「通人」。

    令人好奇的是,擁有著多重身分的他,雖然也寫散文,為何卻未曾藉創作小說表達他對人生的觀察呢?曾老師說,由於文學創作偏向感性,通常用以抒發生命的歡愉,但現在正是禮壞樂崩的時代,需要理性的生命哲學去反省人生的困惑難題,並加以解決。而自己隨著年紀的增長,重心漸漸轉移到理性的部份,因此對文學創作也就僅保留了敏銳的解讀能力。

    當面對許多學生和讀者的問題時,曾老師同樣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解答,因為一貫地在生活中認真思考,他總能將各種問題推回生命的原理上,去尋求根源性解決。他表示,通常自己面對的,都是關於生命主體的課題,這是一門深入但能夠統整的學問,所以無時無刻都在實踐體驗生命的他,並不容易被難倒。但他所給的是提示和鼓勵,引導提問者擁有尋找答案的力量和信心,提問者應該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正解,不能只知道依靠。也正因曾老師明白如何帶領發問者找到解決煩惱的方法,總有聽眾或學生讚嘆地說:「這位老師還真是問不倒的呢!」
然而曾老師也並非鐵人,時常要到處上課、演講還要寫作的他,在滿檔的行程之下,偶爾也會像我們一樣感到疲倦,但他不會堆積過多的壓力讓自己被累倒。他笑道,這是由於他對疲倦的覺醒比較早,而這種覺醒的早晚取決於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是否真誠。一般人若非無法及時察覺自己的疲憊,就是察覺之後卻不肯面對、選擇漠視,以致壓力累積得越來越多,最後一發不可收拾。而面對些微疲累時的解決辦法就是:有所警覺時,應該先守信諾地完成原本打算做的事,再藉此記取教訓、往後更審慎考慮自己的負荷能力,如此,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」,否則「冰凍三尺」時就來不及了。

    另外,他對現今的師生關係也有些獨到體會。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許多人誤將訊息材料當成知識,竟以為不必到課堂上聽講,只要在網路上瀏覽,就能取得學問和道理,這樣的情況使得現在師生之間不復以往那樣緊密,也讓許多人逐漸認為「道尊」優於「師嚴」。但曾老師指出,零散的資訊必須經過自己特殊的消化、判斷與吸收,才稱得上是知識。換言之,知識其實指的是一種「創造知識的能力」,而教師正是訓練學生擁有這種能力,最不可或缺的推手。

    除此之外,他也提到,現在已經沒有純粹的西方式的「經師」或中國式的「人師」。要讓學生能夠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真正得到感動,必須要靠老師本身的人格生命修養,意即「師嚴」與「道尊」是相輔相成、皆不可或缺的。
那麼,曾老師對今昔的師生關係,感受到的又是怎樣的落差?他說:

「師生關係現在顯得越來越疏離,一方面是時代的發展,使得代溝越來越嚴重,這來自於社會開放、學生自主性強。另一方面是大學生活多采多姿,相對地更少有機會和興趣跟老師相處。但未必顯得現在的師生關係不如以往,以往學生較尊重老師,也容易把老師權威化,師生間反而多了些禮教的束縛;現在學生對老師雖較輕慢,但換個角度看,學生一旦與老師接觸,其實比以前來得坦率,交往的關係也較平等,也是件好事。」

    正因這樣開放圓融的態度,曾老師才會在這個人際疏離的時代裡,仍然是許多人最好的心靈導師。而他也對於現在最容易感到茫然徬徨的大學畢業生提出一些建言,他鼓勵這些社會新鮮人除了在學校所學的理論以外,還要秉持著誠意正心、戒慎恐懼的心態,勇敢地在社會上探險與實驗,並要能小心地在這不理想的社會中全身而退,須知「到社會上,步步都是考驗」。

    換句話說,也就是:「多保重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