˙訓詁的起因

一、因素
1.時:時有古今。夏商周--校序庠,虞夏商周--載歲祀年。
2.空:地有南北。好娥姣姝妦妍。
3.人:人有雅俗。中庸。

二、產生
1.胡璞安
1)文字異同。四國是匡(皇)、我心匪(非)石、何彼穠(茙)矣。
2)師說各別。關雎,四始。
3)簡策錯亂。

2.齊佩瑢
1)儒家正名。論語:名不正則言不順。
2)諸子辯學。孟子,告子篇:生謂之性。


˙訓詁的效用

一、各家
1.齊佩瑢
1)研讀古書
2)探討語言

2.林尹

二、通病
1.守譌傳謬
2.妄改古書
3.望文生訓
4.章句不一
5.訓釋互異

三、例證:雙系交表婚姻制。

˙詞義演變的方式
一、擴大。江、河、雌雄牝牡、牧、臉。
二、縮小。穀、瓦、墳塚、宮、朕、寡、臭、君子小人、春秋、史記。
三、轉移。走、窮、憐、去、僅、風流。

˙詞義演變注意事項

˙古語於今
一、死亡。
1.死字。慵、懼。
2.死義。方、刀、孩。

二、殘留。墅、鍾。

三、轉生。
1.思想,皮膚,考慮。
2.絕對,絕倫,接吻。
3.警報,達人。


˙避諱
一、字
1.易字。莊→嚴。玄→元。
2.空字。
3.缺筆。

二、音。明妃。博雅。利本、牛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